全文检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 区委文件
 
关于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4-03-25 点击数: 次
字体颜色: 字号:【 背景色:#F9F6AF #9FDBF5 #DFDFDF #F9D1D9 默认

 

 

 

 

 

 

永川委发〔20146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部署,在统筹四化中加强三农工作,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一主线,以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为总体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念,整合项目、资金、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必须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突出抓好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三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支持镇街发展一批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要突出食用菌主导产业,建设重庆市食用菌基地;黄瓜山、八角寺现代农业园区要以名优水果、梨文化、荷莲文化为主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三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拓展核心区万亩;面上镇街要按大城市建设功能区规划要求,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产业特色,以效益为中心,建设一批水果、茶叶、蔬菜、粮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发挥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发展高效粮(油)生产。粮食生产是国家战略,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有较大比重,要按产业化发展思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总量50万吨。要规划建设2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发展一批种粮大户,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广水、旱轮作全程机械化,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3﹒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突出发展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以建设1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为目标,重点建设重庆市食用菌基地,新增蔬菜基地5000亩。以建设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为目标,与观光农业有机结合,重点发展南方早熟梨、晚熟桂圆、蓝莓等名优水果,新增名优水果基地2000亩。以建设10万亩茶叶基地为目标,建设重庆市早市名优茶基地,充分利用五大山脉山地资源,扩展茶叶产业基地4000亩。

4﹒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汇源、派森佰等类似的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发展果汁加工,引进粮食产业化加工企业,做强做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花椒油、腌咸制品等加工项目建设,支持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5﹒切实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推进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项目建设,配套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发挥农业、供销、商委农产品产供销职能,整合政策资源,开展农商对接,支持建设一批放心农产品便民直销店,构建优质农产品基地到餐桌直销网络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服务城市居民。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6﹒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建立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立重要农产品基地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产地准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工作,特别是做好腌咸制品、食用菌的监测工作,确保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7﹒大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永川秀芽、黄瓜山梨、永川蓝莓、永川莲藕、永川食用菌、永川中药鸡、永川俏表嫂、圣水湖大闸蟹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为我区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奠定基础,提高优质农产品分选、包装质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益。

三、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8﹒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离,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区、镇、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探索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支持各种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5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21%。探索农村集体土地集中连片治理二次流转、土地经营模式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试点。鼓励村组采取地票和增减挂钩方式,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全面清理农村校舍、乡镇企业闲置用地,盘活用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9﹒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继续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构建集体财务公开、乡镇代理及监测预警三位一体的网络监管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股产权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

10﹒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积极推进从涉农财政投资项目申报和财政预算编制环节归并整合涉农资金,优化财政项目资金投向,严把检查验收关,确保建设质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策划编报项目,争取中央、重庆涉农项目资金投入。用好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国家新增种粮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财政农业产业化补助资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向农业园区、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倾斜,用足国家出台的各类涉农保险政策,降低农业投资风险,调动农民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11﹒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混合所有制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理顺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加强涉农扶持资金审批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国家投入转化为农民的财政性收入。大力鼓励支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定比例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支持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培育示范家庭农场100户、示范专业大户100户、骨干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开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劳动力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00人,努力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2﹒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拓展涉农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扩展乡镇服务网络。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农村土地经营权、房屋产权、林权即三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进生猪、水稻、水产等农业保险,推动农村金融便利化,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

13﹒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病虫防治专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争创全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县和全国气象灾害防御示范镇街。

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推进金鼎寺水库和卫星湖节水改造项目,整治山坪塘900口,鼓励农民社会投资,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70%以上,创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硬(油化)公路150公里,新建泥结石公路100公里、人行便道300公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万亩,规范建设标准,探索监管维护机制。加快推进以水稻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械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6%

15﹒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安排科研专项经费,建立特色产业专家团队,充分发挥科委、科协的职能作用,搞好科技研发和技术运用,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提高预警超前度和精确度。加强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力度,支持农业科技人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建立科技示范点,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次。以涉农科研院校、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以重庆永川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业科技园等为平台,以各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为主力军,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一支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职业化农民队伍。

16﹒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支持高效、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加强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利用,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施重点区域植树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畜禽、水产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严格执行养殖区划,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推广------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从严查处违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污染环境的行为,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健康养殖。

五、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民生

17﹒开展清洁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场镇、村庄建设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场镇要按洁、绿、亮、美、静的要求,完善设施,强化监管,让场镇干净、清爽。乡村要按照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乡村和谐的目标建设,注重保留村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改造农村CD级危房2000户。在农业园区探索连片流转土地经营权,统一整治土地,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采取企业化经营管理,参与农民新村建设,启动建设8美丽乡村试点村推进其他22个规划试点村前期工作。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30个村庄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让农村更清洁、更卫生、更美丽。

18﹒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大对农村贫困户子女教育扶贫支持力度。理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管办模式,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城乡低保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创新扶贫机制,实现建卡贫困户脱贫1300户。探索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完善留守、孤残群体保障服务。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服务功能。完善扶持政策,促进农民返乡就业和本土创业。

六、加强农村工作组织领导,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19﹒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选强、配优、培养基层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村干部一定三有保障水平。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和纠正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和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政务和党务公开,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开展以社区、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20﹒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扩大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加强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和服务。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和重大公共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安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依法治农水平。完善治安治理体系,深化平安永川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安定。

21﹒优化涉农服务环境。各部门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减轻农村、社区事务负担,精简农业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落实农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落实规模化种养业用电与农业同价政策,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杜绝不合理收费,为社会资本投入农业营造良好环境。

2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功能区战略定位谋划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创新三农工作方式,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部门、镇街,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努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新台阶。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14312

 

 

 

 

 

 

 

 

 

 

 

 

 

 

 

 

 

 

 

 

 

 

 

 

 

 

 

 

 

 

 

 

 

 

 

 

 

 

发: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2014312日印发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最新信息  
相关信息  
· 关于印发《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会...
· 红炉镇“四训”提升村级干部素质
· 红炉召开村社区专职干部集中廉政谈培...
· 关于开展“十佳党员服务明星”评选活...
· 构建三大体系,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