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农村改革探索新路子 扶贫攻坚走出新天地
发布日期:2017-12-31 点击数: 次
字体颜色: 字号:【 背景色:#F9F6AF #9FDBF5 #DFDFDF #F9D1D9 默认

农村改革探索新路子 扶贫攻坚走出新天地

——朱沱镇精准扶贫工作小记

永川日报记者 涂 燕

????????“这片三红柚约200亩,涉及了全村4个村民小组,到2021年就可达产,亩产可达5000斤;那边还有250亩的龙眼、100亩的花椒;村里还改造竹基地近千亩,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可谓是喜事一件接着一件……”朱沱镇涨谷村是市级贫困村,但在村党总支书记周仕忠看来,离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不远了。近年来,涨谷村结合扶贫攻坚,不断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渐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值、企业增资、农业增效。

????????涨谷村的发展变迁,只是朱沱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朱沱镇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统筹谋划,精心布置,狠抓落实,着力构建保障有力、措施精准、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新格局。

????????借力竹基地改造 把产业引进来

????????“难道涨谷村真的要一直这样穷下去吗?”2016年,朱沱镇涨谷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0户31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健全、没有特色产业,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大部分土地都没有人管理,如何破解制约涨谷村发展的瓶颈,成为摆在涨谷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扶贫脱贫工作是一块难度大、压力大的“硬骨头”。涨谷村是永川最偏远的山村,长期以来,村里的土地以种竹子为主。但竹子经济效益差,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在涨谷村举步维艰的时候,朱沱镇党委政府及时引导帮扶,在业主和群众自愿原则前提下,通过引进竹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利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品种改良、合理种植,全面提升竹基地整地效益和科技含量,避免了盲目种植单一品种带来的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对竹子种管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朱沱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向上争取竹基地发展和改造的扶持力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资源优势,把竹基地地块盘实盘活;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切实降低业主开垦复耕的成本。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动下,涨谷村开始进行1000多亩竹基地改造,联系纸厂收购竹子,出动挖机挖掉竹根,平整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土壤相对肥沃、地势较平的地方,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种植大户种植水稻;在土地相对贫瘠的地势种植优质龙眼、三红柚等特色水果,目前,已种植优质龙眼250亩、三红柚200亩。

????????“以前村里是蛮干。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力也出了,钱还没赚到。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脱贫有了思路,努力有了方向,感觉很有信心。”周仕忠说,如今,通过竹基地整治,既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也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如今,村里聘请了农业经纪人,今后农产品不愁销路了。如今,在涨谷村三红柚基地套种冬豆、油菜等经济作物,一方面,可以改良土壤,另一方面,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弥补前期投入。

????????目前,涨谷村竹基地还有900多亩地,未来,还将动员老百姓种植龙眼、柑橘等特色水果,争取相应的项目,帮助老百姓创富增收。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让村民一起富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让土地流转后的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并富裕起来,这又是一个困扰朱沱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问题。

????????朱沱镇通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立了集体资产收益份额量化到人的机制,成立了重庆市永川区周公沱种养殖股份合作社,按照“业主+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建立了资产收益扶持机制,实行“资产量化+贫困户”,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周仕忠表示,有了产业,村里可将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可转化的公益性资产形成的收益以份额制的方式按一人一股折股量化到人,到时还将以户为单位颁发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村民就变身为“股东”了。

????????周仕忠说,股份合作社按照1:3:6的标准进行收益分配。也就是说,村民以1/亩土地入股,将获得200元/亩的保底金。而收益的10%用于合作社的基本运转,30%是农业经纪人持有,剩下60%就按股分给入股村民。

????????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东”,通过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涨谷村的脱贫工作显得底气十足。

????????“一直以来,我们都盼望土地产生更好的效益。如今村里种植了柚子,我们还成了股东,很高兴希望经营业主承包时间更长点。”村民陈开芬高兴地说。同时,有了产业,村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务工了。朱沱镇还通过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培训制度,开展畜牧养殖、果蔬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户能够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全镇上半年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技能培训400余人次,贫困人口劳动力解决公益性岗位80余人。

????????强化“五个精准” 决不让一位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将探索通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只是朱沱镇扶贫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朱沱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断深入,强化“五个精准”,真正扶到点子、扶到根子,决不让一位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扶持对象精准。该镇在已脱贫户中筛选出343户开展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开展帮扶工作。新增贫困户184户,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帮扶。清退贫困户145户,系统删除67户,实现动态调整,使贫困户有进有出、应扶尽扶。项目安排精准。在涨谷村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在大河村、江永村各投入100万元开展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使用精准。制定《精准脱贫攻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涨谷村精准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方案》等,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扶贫项目资金镇级财政报账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措施到户精准。按照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原则,在帮扶措施制定时,切实做到因户施策。如对缺乏发展资金的实施产业扶持,投入4.4万元为35户贫困户购买102只山羊,为47户建卡贫困户、74户越线贫困户发放生产资金14万元。因村派人精准。制定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驻村扶贫工作队年度考评实施细则》,积极落实驻村队员工作经费,严格执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最新信息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