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大决策
 
关于印发《永川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3-09 点击数: 次
字体颜色: 字号:【 背景色:#F9F6AF #9FDBF5 #DFDFDF #F9D1D9 默认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川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永川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此页无正文)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39

  永川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15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两大目标,坚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按照“1234发展思路”,即突出农村综合改革这一主题,发展茶叶、食用菌两大主导产业,建好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三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深入开展“美丽永川·清洁乡村”、科技创新助推农业、水利建设·人饮安全、涉农资金透明使用四大行动,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一、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镇域经济五大板块功能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农业由主要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

  (一)推进“3+N”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以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3个市级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镇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建设。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新拓展规模1万亩。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以发展食用菌为主,逐步构建生态循环产业链;黄瓜山现代农业园区以发展名优水果为主,做优乡村旅游,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八角寺现代农业园区以莲藕为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九龙河生态农业园、石笋山特色效益农业园、来苏河特色效益农业园、大陆溪特色效益农业园、柳溪河食品加工园、卫星湖生态农业园等6个区级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建设。

  (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新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4万亩以上,重点发展茶叶、食用菌两大主导产业,力争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充分利用五大山脉山地资源,发展名优茶叶;依托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园区,建设食用菌、莲藕等特色蔬菜基地及特色水果基地。稳定发展粮油、生猪两大基础产业,推进粮经复合种植、稻田综合种养绿色增产模式,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率达60%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大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做大永川秀芽、永川莲藕、园桂大米、黄瓜山生姜等品牌,做强黄瓜山梨、朱沱桂圆、五间西瓜、卫星湖藤菜等品牌,新创永川食用菌、黄瓜山蓝莓、石笋山猕猴桃、龙脉山草药鸡等品牌,加强品牌包装和宣传促销工作,提高品牌效益。新申报认证农产品品牌20个。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板桥镇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基地为依托,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发展茶叶、食用菌、粮食、竹木加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结合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建设,加快建设圣水湖瓜菜、黄瓜山梨、朱沱晚熟龙眼等一批产地市场,配套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成10个农产品直销店,构建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与线下同步销售。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兴办一批“山里人家”;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壮大镇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二、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紧紧围绕中央、重庆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从国家级、重庆市级、永川区级三个层面多形式探索创新,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为,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五)开展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整合试验。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为重点,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的整合,统筹涉农资金安排、统筹涉农项目建设标准、统筹涉农项目督查考核。2015年计划整合农村公路、便道、水利、土地治理、环境整治、电力改造、造林绿化、农业综合开发、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15个方面的涉农资金7.2亿元。

  (六)启动水稻、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2015年计划在水稻种植面积50亩以上大户及产业化基地实施3万亩水稻、生猪年出栏量300头以上养猪大户实施5万头生猪的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七)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公益林管理及经营权有条件流转,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有序推进森林保险,探索开展森林认证,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创新。

  (八)推进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将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经营项目作为财政支农资金农民持股的先行试点,探索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试点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办法、农民持股分红协议书,明确持股对象、持股金额、分红时限、分红方式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全区所有农业园区范围。

  (九)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整体流转或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地貌发生改变的地方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确权确股不确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权设置,建立和形成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并行分置”为特征的新型农地制度。探索土地二次流转机制。探索宅基地置换相对集中机制。加快建立全区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规模流转土地2万亩,全区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21.6%。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划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7个,其中家庭农场新增97户,种养大户新增100户,农民合作社新增3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20家。在五间镇新建村、何埂镇狮子村探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试点,涉及龙头企业2个、农民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47户。构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朱沱、来苏等14个镇街开展3.6万亩水稻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及整村(组)机收服务试点

  (十一)加快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做好产权界定、确权发证。完成南大街黄瓜山村、胜利路胜利村百家坳村民小组、大水缸村民小组、大安街道铁山村宝树村民小组4个示范村组量化确权改革试点。

  (十二)开展农村水利改革。加快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水利工程资产,实现水利资产的增值保值。积极开展综合水价改革,按程序合理调整工程水费,调整镇级水厂供水价格,出台农村人畜饮水价格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和国家水生态城市试点建设。

  三、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建设美丽乡村

  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办好农村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十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条,陆续开展口山坪塘整治,解决卫星湖街道七郎村%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硬油化公里,解决个“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清洁乡村”行动,扎实推进“清洁场镇、清洁水源、清洁道路、清洁田园、清洁院落”五大专项整治,建设清洁、美丽新农村。开展一环路脏乱差专项整治。开展临江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森林防火复合阻隔网络体系和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乡村绿化和庭院绿化,推广种植桢楠等名优乡土树种,完成新造林.户建卡贫困户的脱贫任务,启动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覆盖镇(街)、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加强农村宽带建设和信息服务。以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为依托,建立面向全国的渝西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茶叶、食用菌、梨、猕猴桃等农产品基地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十九)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责任,依法规范委托镇街执法权限。加强农业、林业、水务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经费财政保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以“讲政治、守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为总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

  (二十)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全过程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行竞争立项机制,切实落实项目申报公开、立项专家评审制、评审结果公开等规定,增加涉农资金使用透明度。落实监管责任,财政、审计、监察、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监督职能,严厉查处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二十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全面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基层干部办事不公专项整治、复杂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和拖欠群众款项专项整治。加强农业系统、镇街农技、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各镇街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充分发挥在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区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2015年3月9日印发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最新信息  
相关信息  
· 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意...
· 关于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
· 关于印发《永川区2015年经济社会...